前三季度近半数寿险公司亏损!多重因素叠加致净利润下滑,行业整体增收不增利现象仍十分明显-九游会登录入口首页
半岛全媒体记者 姚文嵩
截至11月3日,已有161家保险公司披露了2023年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,其中寿险公司77家。披露数据显示,寿险公司近半数出现亏损,a股五大上市险企无一例外,前三季净利润均同比下滑。然而从负债端来看,上市险企保险业务整体表现良好。其中,寿险业务延续回暖态势,五大上市险企新业务价值普遍有两位数增长。虽然一扫去年同期大幅下滑的颓势,但行业整体增收不增利现象仍十分明显。
第三季度仅有25家寿险盈利
今年前三季度,无论是大型寿险公司,还是中小寿险公司,净利润均受到权益市场波动的影响。据统计,除信泰人寿未公布具体净利润金额外,76家寿险公司中,41家盈利寿险公司前三季度总净利润达1437.31亿元。排名前五的寿险企业净利润合计1164.5亿元,占81%。35家寿险公司出现亏损,有25家公司亏损额度在1亿元以上。值得注意的是,邮政集团旗下的中邮人寿因投资端承压严重,前三季度亏损金额达103.75亿元。另外,7家公司偿付能力不达标,亮起红灯。
此外,由于部分头部险企已经实施了新会计准则,从而放大了权益市场波动对利润表现的影响。从中国人寿、中国平安、中国太保、新华保险、中国人保a股五大上市险企公布的数据来看,今年前三季度,五家公司归母净利共计1569.78亿元,较去年同期下滑17.37%,五大险企无一例外,前三季净利润均同比下滑。
从单季度来看,第三季度76家寿险公司总利润仅有140亿元,利润增速暴跌,其中51家寿险公司出现亏损,只有25家实现盈利;其中第三季度五大险企归母净利共计227.9亿元,同比下滑50.82%,下滑幅度更为明显。
对于投资端的不利局面,一众高管在业绩说明会上也都对盈利下降给出原因,表示公司投资端表现不佳是源于实施“新金融工具准则”叠加资本市场波动等多重因素造成。中国太保集团相关负责人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,受到资本市场下行合并会计准则切换的影响。新华保险表示,主要是受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以及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,三季度投资收益同比减少。中国人寿相关负责人坦言,今年的投资环境复杂多变,整体上仍然是非常困难的一年。前三季度股票市场持续低迷,而且结构分化比较明显,导致权益投资收益同比下滑。同时,叠加低利率环境下固收息类收益下行,该公司今年整体的投资收益承压。
新业务价值普遍两位数增长
新业务价值反映的是公司经营能力和新业务拓展销售水平,虽然盈利整体承压,但仅从负债端来看,寿险公司合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.61万亿元,同比增长9.89%,保险业务整体表现良好。其中,寿险业务延续回暖态势,五大上市险企新业务价值普遍有两位数增长。其中,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前三季度实现新业务价值335.74亿元,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40.9%,前三季度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94.4%。
对于寿险业务回暖,资深精算师徐昱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首先是预定利率从3.5%到3%的切换,激发了消费者需求;其次是去年同期基数较低;再者,当前居民的储蓄需求较为旺盛,寿险产品具有一定吸引力。青岛某大型国有银行的理财经理则表示,“今年以来市场利率不断下行,使得寿险产品的市场吸引力增强。”